文/蔡余婕/住展房屋網
經濟部表示,經內政部主管的「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」修正內容已預告完成,但後續仍持續徵詢各界意見,善用低地力土地的價值,在不影響農業發展的情況下,持續促進能源發展及農村收入。
文/蔡余婕/住展房屋網
經濟部表示,經內政部主管的「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」修正內容已預告完成,但後續仍持續徵詢各界意見,善用低地力土地的價值,在不影響農業發展的情況下,持續促進能源發展及農村收入。
【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】受到晶圓龍頭大廠法說不如預期影響,美股重挫,台股周五也開低收低,惟收盤跌幅收斂,下挫134.19點,跌幅0.78%,指數收在17030.7點,守在萬七大關之上;本週台股週線收黑,下跌253.01點,週線跌幅1.46%,平均日均量4160.25億元。
手術時插管全身麻醉,長久以來已是標準做法,但插管過程常造成病患喉嚨不適或口腔組織受損,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麻醉科主任陳昭良獨創不用插管的全身麻醉,將新冠肺炎的「救命神器」創新運用,兩年半來已有二千多位手術患者受益,免於全身麻醉時插管的痛苦和後遺症,這項創新的麻醉技術,在2022年台灣持續改善競賽(TCIA)獲得銀塔獎,陳主任表示,創新來自同理心,讓手術病患麻醉更舒適,進而讓醫師更安心執刀。
一般手術全身麻醉以插管全身麻醉居多,先從病患嘴巴插入一條導管,再將麻醉氣體及氧氣送進肺部,病人同時維持麻醉又能得到氧氣的供應,手術完成拔除導管後,有部分病人會有喉嚨腫痛、牙齒及口腔組織受損、噁心、嘔吐等現象。一位45歲的小學女老師在很多年前的一次手術做插管全身麻醉,術後她的聲帶受傷,長達一個多月沒辦法給學生上課,今年初因乳房發現腫瘤,獲悉澄清醫院有不用插管的全身麻醉,她選擇接受這項麻醉做法,手術後在恢復室15分鐘就完全清醒,她說:「好像只睡了一覺醒來,最重要是保護了我的聲帶。」